如果問新聞報道能否不帶任何偏見地做到純粹客觀與真實,就形同是在問地球是不是圓的,。新聞報道有失偏頗,,不能充分踐行客觀性與真實性原則,進而導致新聞失實甚至出現(xiàn)虛假新聞的現(xiàn)象由來已久,。無論是將客觀主義奉為信仰的西方媒體,,還是尊崇新聞客觀真實性原則的中國媒體,,都難以回答上述強詞奪理式的刁鉆質疑,。麥克盧漢也曾有言:“報紙是偏見的產物,小報是坦誠的偏見,,嚴肅報紙是曲折的偏見,。”盡管那是資本主義報業(yè)時代對報刊片面性的論斷,但時至今日,,在這個媒介多元化的信息時代,,依然不可否認其現(xiàn)實意義。
近年來,,西方媒體不斷拋出帶有偏見的甚至失實的報道,,如美國CNN對中國3?14拉薩事件的歪曲報道等,讓新聞偏見的話題重又升溫,,并引發(fā)人們思考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片面性報道到底用心何在,。
與此同時,上述事件也警示我國媒體反觀自省,,轉頭再看國內,,奉新聞真實為生命的新聞媒體,是否就能完全做到客觀,、真實,、準確地報道事實?,!實事求是地說,,未必都那么盡如人意。
新聞是“偏見”的產物,?
帶有偏見的新聞報道,,是指不客觀、不公正,、不平衡甚至帶有誤導性的報道,。偏見,可以說違背了新聞的客觀性與真實性原則,,對新聞而言是一種變相的踐踏和損傷,。但是究竟會對新聞客觀與真實造成多大的損害?這就要具體考察新聞報道的偏見,,是僅僅停留在立場,、傾向、意見層面,,還是已經(jīng)干擾到了新聞事實本身,;只是具有誤導性而沒有割裂、破壞,、扭曲事實,,還是已然在傾向性過分強烈的基礎上造成事實的扭曲乃至徹底失實。
關于帶有偏見的新聞或新聞偏見,,業(yè)界還流傳著另外的說法,,一說是新聞片面,,一說是片面新聞。那么二者之間除了都強調新聞帶有片面性這層共性的含義之外,,還有沒有具體所指上的差別,?二者究竟是怎樣一種關系?
一,、新聞片面與新聞傾向
片面,,首先與全面相對。西方學者最早在十九世紀末提出新聞客觀性原則,,強調三方面含義:一是客觀陳述,、反映事實;二是要平衡報道,,平等反映對立雙方的意見,;三是保持政治立場的中立;四是事實性信息和評論性信息要分開,,也就是新聞與評論要分開,。與新聞客觀性相對的新聞傾向性,主要指的是報道過程中所持有的立場和觀點,,決定著報道行為與內容的片面性,。
新聞傾向性與新聞客觀性總是相伴相生,新聞報道過程中不免要流露出一定的傾向性,,但與此同時又總是要盡量避免報道立場和觀點倒向一面而忽略另一面,,在選擇報道事實時不夠平衡,以及在事實中摻雜過多的主觀意見,,避免新聞報道在立場,、傾向、意見層面流于片面,,甚至損害到新聞真實性原則,。
那么,新聞報道僅僅在立場,、傾向和意見層面存在片面性,,沒有割裂、扭曲,、破壞新聞事實,,可稱其為是“新聞片面”。作為一個主謂短語,,后者的“片面”是用來陳述前者“新聞”的,,也就是說,在新聞片面這個概念中,,構成新聞的新聞事實這個根本屬性是前提,,報道的事實本身是存在的、真實的,,片面性是新聞在真實事實的基礎上具有的一種特性,,指的是新聞報道中摻雜著主觀意見和傾向性,也就是事實信息與意見信息的混淆,,進而導致新聞在接受上存在被誤讀和誤解的可能,。
然而,新聞事實的片面性不會只停留在立場,、傾向和意見層面,,片面性會影響甚至決定著新聞事實的描述、反映和選擇,。是否能夠如實,、客觀地反映新聞事實,不帶傾向性,、毫無偏見的,、平衡的選擇并解釋新聞事實,往往決定著新聞的真實性原則能否實現(xiàn),,是否會導致新聞失實乃至虛假報道的出現(xiàn),。
二、片面新聞與新聞失實
片面,,也與真實相對,。片面新聞,從語法結構上來看,,是偏正關系,,新聞是中心語,片面是修飾中心語的形容詞,,片面新聞的根本特性是新聞事實的片面性,,而非純粹的立場、傾向和意見上的片面,,也就是說,,新聞事實作為新聞的根本屬性在客觀性和真實性上遭到質疑,片面新聞依據(jù)的新聞事實不客觀,、不全面甚至是失實的,,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原則。
從表現(xiàn)形式上來看,,新聞真實既有現(xiàn)象真實和本質真實,,又有具體真實和整體真實。如果新聞報道只停留在現(xiàn)象真實和具體真實層面,,而沒有反映出事實的本質真實和整體真實,,那么這也間接反映出新聞報道在選擇,、描述、反映新聞事實上存在著片面性,,進而導致新聞失實,。
首先是具體“真實”而整體不真實。也就是某個點是真實的,,但是將點集合成面卻未必真實,。鏡頭所拍攝的畫面本身是事實,反映的局部,、具體事實是真實的,,但只是點的真實,而非面的真實,,是局部的真實,,而非整體的真實。以CNN在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時的新聞報道為例,,美英聯(lián)軍的報道鋪天蓋地,,而飽受戰(zhàn)爭涂炭的伊拉克人民的畫面卻很少出現(xiàn)。西方媒體已對新聞事實進行了片面的篩選,,刻意放大了對其有利的事實而弱化了戰(zhàn)爭不合理的一面,。雖然沒有捏造事實,但由于沒有還原事實全貌,、對新聞事實進行了不平衡報道,,致使媒體傳遞給受眾的信息與真相相距甚遠。
其次是現(xiàn)象“真實”而本質不真實,。事物發(fā)展都有階段性,,一開始呈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象不代表事物將來的發(fā)展方向,也不代表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事實的真相,;此外,,事實本身具有層次性,雖然現(xiàn)象是本質的反映,,但是現(xiàn)象是極易變動的,、多樣的、復雜的,,能多大程度的反映事實真相不好說,。因此,僅僅停留在現(xiàn)象層面的真實也只是表面的,、暫時的,、可感知的真實,這種真實有可能就是事實真相,但也有可能是扭曲了的真相或者根本就是假象,,進而導致新聞報道失實,。
“片面”緣何與新聞同在?
新聞帶有片面性,,并非都是有意識的主觀行為,,來自外部的客觀因素也會間接干擾新聞事實的客觀與真實。那么,,片面的致因也可由此分為如下兩種:
一、非故意性片面
所謂非故意性片面,,是指新聞媒體及其從業(yè)人員,,由于自身意識、偏見和能力的內在局限,,或是外在客觀因素有限所間接造成的對新聞事實的扭曲,,這種無意識行為需要依靠行業(yè)自律來改進。
1,、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事物發(fā)展的階段性和地域性,決定了新聞事實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空間內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而新聞報道往往是即時的,不可能等到事實發(fā)展成熟后再進行報道,,再加上地域環(huán)境的局限,,很難在短期內、局部地區(qū)內充分反映事實發(fā)展的真實面貌,。
2,、新聞技術手段的限制。新聞采訪報道硬件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無論是傳統(tǒng)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會因技術、呈現(xiàn)方式的不完善,,對事實的反映流于片段化,、表面化、感性化,;另一方面,,新聞傳播機構及從業(yè)者的策劃與采訪報道能力也是有限的,對新聞事實的調查研究能力的不足也會讓新聞事實的報道流于片面,。
3,、傳播者認識能力有限。新聞從業(yè)者在新聞報道中因經(jīng)驗,、視野的局限以及職業(yè)角色的束縛,,無法準確,、客觀地認清事態(tài)發(fā)展的階段和趨勢,進而對新聞事實做出了主觀臆斷甚至是適度想象,,進而曲解了新聞事實,。
二、故意性片面
所謂故意性片面,,是指新聞從業(yè)機構及其從業(yè)人員內在私利或是外在壓力而有意識,、主動歪曲事實,這種行為要靠行業(yè)自律,、法律制約及社會輿論監(jiān)督來加以控制,。
1.媒介市場競爭和市場利益驅動的結果。
在大眾傳媒時代,,在媒介產業(yè)化進程中,,媒介發(fā)展都毫不避諱地唯發(fā)行量、收聽收視率馬首是瞻,。以廣告收入為主要盈利來源的大眾傳媒,,不可避免地要將迎合市場、迎合受眾作為主要的發(fā)展目標,。因此,,媒介為了應對競爭,搶奪有限的市場份額,,不得不將吸引眼球,、打造最大規(guī)模的受眾群體放在生存發(fā)展的首位。于是,,逐利的要求也就為媒介市場滋生不良競爭提供了機會,,進而出現(xiàn)對新聞的過度加工和渲染、刻意凸顯甚至制造噱頭,、以獵奇為主而忽視新聞價值,、以負面報道為主甚至是策劃制造虛假新聞事實等違背新聞職業(yè)道德的各種不良行為。不僅是對新聞事實本身具有的真實,、客觀,、公正原則以及新聞價值的損害,同時也是對受眾的一種誤導,,甚至影響到媒介市場的正常良性競爭以及媒介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
2、媒體的立場與價值傾向所致,。
首先,,從西方媒體對中國事件的新聞報道來看,其報道立場和傾向仍帶有強烈的的冷戰(zhàn)思維意識,從差異化的文化背景與意識形態(tài)出發(fā)來設置媒體報道議程,,選擇新聞事實,,決定報道取向。
CNN在報道3?14拉薩事件時,,把不法分子襲擊軍警的部分截掉了,,只留下警車開進拉薩的畫面。這形同于截掉了新聞事實發(fā)生的“因”,,只留下了事實的“果”,。雖然這一事實本身是真實的,但只呈現(xiàn)了局部,、具體的事實,,而相對于事實的整體而言,這些片段根本不足以說明問題,,帶有明顯的誤導性和欺騙性,,是整體,、全局的失實,。
其次,從我國媒體對弱勢群體事件及其社會問題的報道來看,,媒體的政治立場都是從大眾利益出發(fā),,新聞報道本身不存在政治傾向性及其偏見。但因社會轉型期社會階層分化并日趨復雜化,,價值觀向著多元發(fā)展,,使不同階層公眾在政治、經(jīng)濟和信息文化資源的占有與社會地位上出現(xiàn)優(yōu)劣對比,,進而影響到不同階層公眾在媒體乃至輿論環(huán)境中發(fā)言權的強弱,。
媒介雖然對精英階層之外的其他各階層公眾有所關注,不乏對弱勢群體及引發(fā)的相關社會問題的報道,,但仍然是精英階層公眾充當輿論領袖引導主流輿論,,弱勢階層公眾在媒體和輿論中的聲音卻十分微弱。媒體的報道對象雖然是弱勢階層及其社會問題,,但更多的還是從主流精英階層的話語方式出發(fā),,帶有強烈的精英色彩。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體現(xiàn)出媒體在相關報道上存在著價值觀與話語權的主流意識傾向,。
如何扼制“片面”在新聞的蔓延?
今年4月,,甲型H1N1流感從墨西哥向世界范圍蔓延,。在5月11日四川確診一例之前,中國只有香港一例,內地一直是零病例記錄,,而新華社4月29日報道,,之前就有境外媒體稱我國福建省福清、長樂等個別地方發(fā)現(xiàn)一些死豬,,聲稱甲型H1N1流感可能源自中國,。隨后我國相關部門對此進行核查,發(fā)現(xiàn)當?shù)貍€別違規(guī)丟棄的死豬感染的是常見病,,與這次流感無關,,以事實駁倒了類似的不實報道。
基于文化背景,、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觀點上的偏見,,諸多帶有片面性的新聞報道仍然頻繁在西方媒體上出現(xiàn)。這讓我們認清其真實用意的同時,,也應督促國內媒體更加及時,、客觀、全面報道國內事件,,把握輿論主導權,,以應對西方媒體報道偏見的沖擊,增強對西方不實報道的辨別力,,進而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此外,媒體也應該適時地反觀自身,,加強自律,。既要從主觀上克服各種外在因素對事實的割裂、歪曲或是誤解,,又要加強自我監(jiān)管,,務求客觀、公正,、真實,、平衡地反映事實的全貌和真相,避免傾向性話語,、主觀推測以及人為斧鑿的痕跡出現(xiàn)在新聞報道中,,務求新聞報道實現(xiàn)向客觀真實原則的回歸,。
?。ㄗ髡撸簭埮?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新聞與傳播系教師)
來源:人民網(wǎng)-傳媒頻道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信息發(fā)布:方耀
走向全媒體——千島湖傳媒中心十年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