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介:鳩坑鄉(xiāng)常青村地處浙皖邊界的深山萬歲嶺西南,,由樹山村和潘店村兩個大自然村組成,,而兩個大自然村又分成7個小自然村,。樹山村由避暑塢,、荊樹塢、石山,、鳩嶺山四個小自然村組成,;潘店村由潘店、方店,、施家門前三個小自然村組成,。常青村共有人口780余人,,茶葉面積815畝,,2009年,共產茶63.2噸,,產值443萬元,,是該鄉(xiāng)第二大產茶村。
常青村在一條山源里獨自成村,,山源稱為小源,,整條小源共有十余里路程,所以整個村子蜿蜒而細長,,村子兩邊多茶園,,翠綠的青葉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村子中間有小溪流淌,,伴著嘩嘩的溪水聲,,在初夏走進這樣的村子,頓時煩惱憂愁拋諸腦后,,感覺心情輕松,。
從鳩坑鄉(xiāng)乘車10多分鐘便可到達常青村,,遠遠地就先看見村口矗立的大牌坊,雙腳跨入牌坊就算真正進入常青村了,。首先迎接來客的就是村口左側的幾棵已被貼上古樹保護標牌的大樟樹,,粗大的樹干支撐著郁郁蔥蔥的大樹冠,樹冠向兩側伸展,,好似伸開寬闊的臂膀,,庇護著常青村。
常青村多產茶,,人均茶園面積有1畝多,,人均茶葉收入已達4000多元。所以,,無論是村子兩邊的旱地,,還是村子兩側的山坡,都是整片翠綠的茶園,,甚至村民家門口的菜地邊都零星地種著茶樹,。而到了4月的采茶旺季,不少外出務工的青年都趕回家?guī)兔Σ烧獡屖?,茶農一天的收入可見一斑,。這里早茶少,仍以鳩坑茶種多,,所以今年的凍害損失不多,,而且因為今年茶葉價格長期穩(wěn)定在較高的水平,村民s們在鳩坑茶葉上的收入明顯高于往年,。初夏,,村民們仍然忙碌在村頭村尾的茶園。清晨上山,,晌午回家,,午飯后再上山,近天黑回家,,當整擔的青葉賣進村里的茶廠后,,村民們終于可以好好養(yǎng)精蓄銳,待到明日再上山采收,。
常青村村民勤勞,、樸實、善良,,尊師重教更是代代相傳的傳統(tǒng),。因為有這樣的氛圍,這里的孩子們也十分勤奮好學,,所以學習成績都不錯,。常青村黨支部書記徐陜西報出了一串驚人的數據,,“從村里走出去的老師,不包括退休教師,,在職教師現有50多名,,光避暑塢一個小村就有10多位年輕教師。干部員有二三十個,,在外成家立業(yè)的大學生30多個,。前年中考(去年該村無初三學生),20個學生中有5個學生考上了淳安中學……”徐陜西說,,因為有榜樣,,孩子們學習都會看樣,深怕自己考不上丟了顏面,。
村民徐榮達的孩子中考時以所在初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淳安中學,,目前在高中學習成績也很不錯。他告訴記者,,孩子一直以來學習都很自覺,,每次放假回家都是先完成作業(yè),再出去找同伴,,從來不需要大人督促著學習,,而且從不亂花錢?!袄陷吶酥v過一句話,,‘寧可賣廁所,也要給孩子讀書’,,所以我們這里的村民有的出去打工供孩子讀書,,有的貸款讓孩子讀書,只要孩子學習需要的錢肯定不會含糊,?!闭f到這里,,徐榮達又給記者講了一件事:村里的一戶人家攢了一些錢,,本要把泥房推倒重建,不過想想孩子快讀高中,,高考之后讀大學還要不少費用,,最終決定不造房子,留著給孩子讀書,。而現在這個孩子已經大學畢業(yè)在寧波工作,,父母親也接到寧波一起生活了,房子更不用造了,。說起村子里家長一心為孩子讀書和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徐榮達很是驕傲,。
徐榮達還告訴記者,全村村民對老師的尊重一直延續(xù)著古老的傳統(tǒng),,大家都尊稱老師為先生,,而且直到上世紀90年代,村中完小撤并前,,老師的伙食都是挨家挨戶提供的,,每當輪到的時候,家長們總是將伙食準備得豐盛一些,,讓老師吃得好一些,。
聽著這些尊師重教的故事,記者對這個人口不多但人才頻出的山村,,以及淳樸的村民們肅然起敬……如果有一天,,你也走進這個浙皖邊界的深山小村,你會發(fā)現,,這個村子少了一些現代化農村的特色,,房子大多還是保持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白墻黛瓦,但是深深地,、靜靜地吸一口氣,,也許會聞到一股淡雅的書墨香。(記者 魯誼 文/攝)
千島湖新聞網 編輯:葉青 方耀
三農政策
更多>>